最近一本寶藏書火了——《中國傳統色·故宮里的色彩美學》,這本書不僅將故宮文物的色彩一一對應展示,更代表了宮廷審美方式,極具深厚文化底蘊和東方情感的審美意趣。中國傳統色源于天地萬物、衣食住行,共分為8大色系,青、紅、黃、白、黑、紫、綠、褐。青色,作為其中一大色系,有很多顏色名。究其歷史可追溯到周朝,“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流傳數千年不衰。青是年輕的顏色,古書說“象物生時色也”。如果你曾在梅雨初晴后,抬頭望見碧落如洗,纖云無蹤,那時的心頭歡喜,大約會像孩子打開一座寶藏般無法言說。
一、物色之青 通透達情青瓷早在商周時期,就有原始青瓷的存在,只是沒有今日所見這么悅目,青中泛有黃褐。兩晉后帝國的雄起,將這些青蔥瑞色推上了廳堂案頭,但始終擺脫不了農耕特色,造型多與飛禽走獸相關。隋唐起,瓷開始和中國產生了巨大的聯系?!扒嗳缣?,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柴窯仿佛是傳說一般。北宋官釉原為定窯白瓷,南渡后因“定窯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窯造青瓷”。比起醒目奪人的白瓷,低調溫潤的青瓷更讓宋徽宗喜愛。又如南宋皇帝信道教,道教尚青,因此當時青瓷盛燒??催^汝窯的青中帶灰、龍泉窯的青藍之間,景德鎮湖田窯的影青就又別有一番滋味了,它融合了白瓷純潔的胎質和青瓷的溫潤釉質,是種青中有白的清新之美。
二、行色之青 富有詩意青是疏離的,以一種縹緲出塵的姿勢讓人仰慕,可以接近卻似乎難以觸及。天是淡青,水是深青,樹是濃青,而這一切卻不那么長久。當為綠鋪就了初發的底色后,便再難覓蹤影,正如所有蓬勃的東西,都是不穩定的。他只負責帶你一步步走到山巔,之后再與他無關。
青,東方色也。作為東方正色,青的色彩定義是模糊的,這也造成了他的地位是變動的。昔日魂牽夢縈的“青青子吟”到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司馬青衫”,此刻,你才能明白它心中的冷暖深淺。
藍,最早并不是作為一種顏色,而是作為一種植物存在?!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青是染料,藍是制作染料的植物,所以古時的青幾乎包含了現代意義的藍。
“蒼,草色也”。蒼在先秦是染色常用的色彩名,指略深于青的顏色。蒼與青除了顏色不同外,蒼還能凸顯空間感,比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中的可望不可即的淺淺憂傷,又如“天蒼蒼,野茫?!崩锏囊煌麩o際遼遠壯闊,給我們無數馳騁萬千的想象天地。
縹色實為淺青色,通“飄”,即飛揚之意?!傍P縹縹其高逝兮”,鳳凰大約把“縹”這個名詞,帶去了“山在虛無縹緲間”的仙境里,只余下淡青色,留給這個世俗。
紺,含也,青而含赤色也。指紺為深藍中透紅,是種深沉而肅穆的顏色。故周朝以紺作為戒齋服裝的顏色,漢代女性禮服沿用前朝深衣制,以示莊重與敬畏天地。
秘色是唯一只為一種器物而生的顏色,此器物誕生于晚唐,是在宋代便失傳的越窯精品青瓷。一種帶有玉的質感,介于青白與青綠間的微妙之色。
石青,來自石頭中的青。石青為天然礦石,研磨成粉就是中國傳統繪畫中應用最久最廣泛的礦物顏料。根據礦石不同純度又會呈現不同色調,有空青、大青、曾青、白青之分。
中國是最早使用藍靛來染色的智慧民族,而當實用的藍靛到了文人墨客手中,又奇妙地變成了用來繪畫的花青。與石青沉郁不同,花青是水色,色彩滋潤。
驟雨初歇,云散風息,抬頭望見纖塵不染的天色,清澈而不張揚,伶俐而不圓滑,正是這奇妙的顏色叫人想著,又說不出正解。由于并無器物流傳,后世只能通過只言片語的傳說去揣摩那微妙而不可復制的釉色。
仔細觀察能發現月亮的白光中泛有淡淡青藍,因此月白并不非白,而是一種極淡的藍,因近似月色而得名。
宋朝服色常用青,太師青色來自權臣蔡京,因其好穿青色之衣。
至和玉妍在產品設計的初期,將視覺主色調鎖定在了中國傳統色范圍,因青色系蓬勃而不張揚,寧靜而不顯沉悶,為萬物初發的底色,最終將至和雪妍與至和水妍兩款產品主視覺選定為文人墨客手中奇妙的花青色和淡雅輕盈的縹色。中國傳統色體現的底氣,由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作支撐,其韻味與底氣是我們千年的華夏文化自信。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植物養膚,讓美自然而生